点击右上角"..."中的""按钮进行分享

2019CMDA|宁光院士:糖尿病管理的中国策略

宁光 院士  · 2019/07/22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编者按:山海相连处,扬帆起航时。2019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年会如期盛大开幕。在开幕式上,庄严的国歌为此次盛会拉开帷幕,院士讲堂的精彩分享将与会专家带入学术盛宴。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倍数增长,由糖尿病导致的一些基础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在增加,给肾脏、心脏、眼等各个器官都带来一定影响。糖尿病的危害不在于它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提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综合管理,才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结局,提高其生活质量。会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光,分享了他所认为的中国糖尿病管理策略及经验。
    


  糖尿病的防和治——全社会面对的挑战
  
  中国糖尿病的防和治是整个社会都需要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当然在这里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是那些参与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医务工作者,以及公共卫生工作者。对于中国来说,糖尿病患者群体庞大,不同地方的患者知识水平不同、医生诊疗经验和诊疗水平也不同,就需要建立一个属于中国国情的糖尿病管理策略。
  
  首先就需要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防治体系,同时培养一支真正复合型糖尿病防治的人才队伍,这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在这个基础上,再利用各种与糖尿病相关的技术建立一种技术体系,融合投入到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
  
  那么如何去建立这种体系,使我们的人才队伍能够集合在一起,同时融入到整个国家的慢病防治中,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呢?其实是我们中国内分泌学界所要做的事情。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就是这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防治体系,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希望能够把现代技术包括IT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融合在一起,提供一种简便、准确、标准的一体化慢病管理体系。
    
  具显初步成效的管理策略——MMC
  
  防治体系和技术体系结合,应该是现在及未来的疾病管理策略,创新和尝试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于是,利用物联网管理模式,打造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模式,宁光院士领衔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于2016年应运而生。MMC的理念是希望通过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提供糖尿病管理的标准化体系。所谓一个中心,是希望在一个医院里面或者一个社区里面有一个地方可以专门用于处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所谓一站式服务,是指糖尿病涉及全身各个器官与系统的疾病,都能在这个中心内完成所有这些疾病的检测、诊断和治疗。所谓一个标准,是希望在中国,不论是在上海和北京,还是在一些偏远的省份,治疗的方法和措施都是按照一个标准执行的。这样的话就能真正使中国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同质化,达到糖尿病在中国可防、可治的目标。
  
  如今3年过去了,MMC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截至2019年6月,全国有564家医院加入MMC,覆盖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截至目前,285家MMC开始收治患者,管理者16.1万名糖尿病患者;  
  在MMC管理下的患者中,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水平均显著下降,糖化达标率显著上升;  
  空腹/餐后血糖,由之前的9/15.96下降到8.12/12.88;糖化血红蛋白由之前的8.9%下降到7.4%;糖化达标率由之前的21.2%上升到45.4%;代谢综合达标率则由之前的7.2%上升到17.3%。
  
  这些数据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已经是可喜的数字,MMC所带来的的成效和获益还不仅仅限于此。
  
  MMC的成效不仅体现在患者身上,还为科室和医生带来益处。
  
  比如,患者就诊率的增加、科室药占比的下降、转诊并发症比例的增加,为科室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通过MMC平台,发表的各类医学文章和科研数目提升,获得政府和院方支持的立项课题也不断增加,学科水平也自然得到了提升。基于此,MMC的经验初具成效,是成功的。
    
  有效的管理策略——亟待传扬和发展
  
  目前,MMC的建立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个良好的样板作用。“当我们有一个可遵循的科学规律和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时,它自然会向全世界辐射,造福更多的有需求的人。”宁光院士表示,“我相信这种符合发展方向的、代表着先进文化的糖尿病管理方法,将来一定是可被全世界其他国家所效仿,并且能够在他们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实施。”
    
  未来可期——人工智能+人类智能
  
  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兴词汇,其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活甚至是医疗中。有人设想,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或者说,人工智能是否将会代替临床医师的大部分工作。对此,宁光院士有着自己的见解。在宁光院士看来,人工智能的出现,绝对不是人类史上第一次面对这种劳动生产力极大解放的境况。在人类历史漫长的河流中,我们先后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和现在的人工智能。农业时代主要改变了生产关系,人们摆脱了对狩猎的依赖;工业时代则是对能量资源的大肆开发和利用,工业时代后期我们进入了电气时代;而计算机的发明使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表现为信息量、信息传播、信息处理的速度等都呈几何倍增,乃至形成信息爆炸;人工智能则将计算机和大数据进行整合、训练,达到代替人类进行一部分工作的境界。
  
  人类在每一次这种大的浪潮中,都面临着同样一个疑虑,就是人类应该怎么生活下去,其实你会发现所有这些重大变革,人类都成功地让它们为我所用了。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就一直和自己制造出来的机器共生存。所以,未来的常态是人和人工智能共存,人工智能+人类智能,即AI+HI。我相信人类会聪明得解决将来所谓的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一些博弈或者相互间的利用,协调好这些,让人们更优质、和谐的生活,这是未来人工智能需要考虑的。
  
  对我们现在来讲,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效率,在事物判别和影像诊断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优势,这点在MMC中心也有体现。所以,我们应该在疾病防治中好好地利用这些新技术、新科技,以提高我们临床工作者的效率和准确度。我们应该期望,有着人工智能+人类智能的糖尿病未来管理策略,是趋势,更是进步。

2型糖尿病

文章来源:代谢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代谢网”,版权均归代谢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代谢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分享到微信

相关推荐

专家

宁光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同时任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总编辑,Journal of Diabetes主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宁光教授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病临床与科研工作,尤其在内分泌肿瘤与糖尿病诊治及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在Science、JAMA、Nat Cell Biol、JACC、Nat Med等SCI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宁光教授获评2017年度树兰医学奖,2014年度中国医师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第二届“白求恩式好医生”奖。同时获得“以色列糖尿病联盟终身成就奖”及“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国际内分泌医师奖”。